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法律法规
2014年滨州市基础母牛扩群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7    浏览次数:     

  一、基础母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规划

  (一)现有基础条件

  1、生产发展基本条件

  (1)肉牛发展现状

  近年来,滨州市牛业发展迅猛,其一二三产业的稳定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一项富裕农民、富裕地方财政、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势产业。2013年全市存栏肉牛58.8万头,出栏53.8万头,牛肉产量7.3万吨,实现产值32.1亿元,十一五期间增幅126.0%,占畜牧业产值的26.9%,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我市也因此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牛羊加工业示范基地”,7个县区相继被列入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沿黄肉牛产业带。我市肉牛产业的主要特点:

  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存栏1500头以上的饲养场达到8处,存栏肉牛1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到467个,肉牛养殖专业村23个。全国特别是华北地区各大型牛屠宰加工企业看中我市肉牛资源,纷纷登陆滨州抢占制高地。天津市已把阳信确定为牛羊肉定点供应地,该县加工的牛羊肉占天津市场的50%,占北京市场的30%以上。

  良种化程度不断改善。我市采取了保种与改良“两条腿”走路的方式。首先是渤海黑牛保护。该品种是我国唯一黑牛品种,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保护名录,成年牛体重400—450公斤,屠宰率53%以上,适于生产高档肥牛,在香港市场誉为“黑金刚”。为防止遗传资源和优良的性状丢失,我市建立了山东省渤海黑牛原种场和品种保护基地,均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保种场和基地;其次是品种改良。我市引进利木赞、西门塔尔、安格斯等国外良种肉牛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取得显著效果。目前全市冷配改良站点达到535处,年均杂交改良肉牛35万头,目前全市肉牛改良率达到70%以上。我市引进了部分日本和牛细管培育渤海黑牛肉用新品系。截至目前,全市出生渤和杂交牛犊近百头,后代指标高于母本标准,成为保种战略由被动向开发式保种转变的重要标志。由此我市形成了以鲁西黄牛、渤海黑牛为代表的本地良种,以利本杂、西本杂等为主的改良品种以及渤海黑牛肉用新品系三足鼎立的良种繁育体系。

  产业化开发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品牌效应促提升。品牌竞争是牛业发展、市场开拓的关键。为此我市积极引导鼓励企业搞好改造提升与品牌创建工作。目前全市拥有大中型牛羊屠宰加工企业76家(阳信县拥有),年屠宰加工能力肉牛120万头,主要生产屠宰分割、肥牛、牛油3个系列近百个品种的产品,企业固定资产总值35412万元,产品牛羊屠宰加工已经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一直稳居华北地级市首位。同时我市取得中国名牌1项,省名牌4项,绿色认证4项,无公害认证5项。2009年鑫源公司分割牛肉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在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上,我市广富畜产品公司和亿利源公司牛肉产品,在全国肉牛加工企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膺全国十大“优秀牛肉品牌”。二是市场销路不断拓宽。我市的阳信、惠民、无棣三县有回民群众20000余人,广大回族群众有牛羊运销、屠宰的传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阳信刘庙村等十几个回民村为中心,承接京、津、塘,辐射全国的鲁北最大的牛羊集散地,常年有5000多名回民肉牛购销大军活动在省内外肉牛交易市场,拥有专门的牲畜运载车辆4000部,运销范围涉及大半个中国,年运销肉牛近100万头,形成了买全国牛、卖全国牛的强大声势。三是自创的发展模式有效。我市的阳信、无棣两县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极探索,创造出了回汉合作、订单养牛的合作制度,通过“赊小收大,赊瘦还肥”的方式,实现了“有钱无钱都养牛,买牛卖牛不出村”,走出了一条优势互补、互利合作的成功路子,有力地促进了肉牛产业的发展。

  基础母牛培育工作正在起步。一是基础母牛养殖数量逐年提高。据统计,全市基础母牛存栏13.6万头,年生产犊牛6.9万头,存栏量3万头以上的县区有2个,阳信县存栏量达到6.8万头。二是母牛规模养殖步伐加快。截至目前,1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536个,规模户饲养量占总数的52%。受各级各部门对能繁母牛补贴的政策出台的宣传和调研,各企业对基础母牛的补栏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鸿安、华盛等存栏近1000头的单体母牛养殖基地。

  (2)保障条件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市及邹平县、博兴县、无棣县、阳信县完成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滨城区、惠民县兽医体制改革实施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5995名村级防疫员持证上岗,初步构筑了市、县、乡、村四级防疫网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连年保持在100%,连续多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实施了畜禽档案动态管理,规模饲养场实行了官方兽医监管制度,畜产品加工厂实行了检疫员驻厂检疫制度;省政府批准实施的黄河三角洲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全面建成,为畜产品生产安全和卫生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

  科研与开发体系逐步建立。目前我市拥有设置畜牧兽医专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处,市县乡技术推广机构111个,专业技术人员652人,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与质量监管、科技推广体系构架和运转机制初步建立。近年来我市开展了肉牛生产技术的研究工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配合农业部、扬州大学等单位开展了渤海黑牛的遗传距离测定和超声波测膘试验,承担了国家级畜禽保护品种--渤海黑牛的动态信息调查。

  (二)产业发展规划

  1、具体任务指标

  (1)饲养量增大。2015年存栏肉牛60.0万头,出栏55.0万头;2020年存栏80.0万头,出栏70.0万头。

  (2)生产能力增强。2015年存栏能繁母牛14.6万头,2020年存栏量达到30万头。

  (3)质量提升。到2015年优质肉牛出栏由现在的30%提高到50%以上,肉牛平均胴体重由150公斤提高到165公斤。

  (4)规模化提高。新改扩建年出栏1500头的肉牛规模化饲养场,2015年达到30个,2020年达到100个。

  (5)品牌培育。制定完善高档肉牛生产规程,引导企业搞好“三品认证”和名牌培育。2015年肉牛三品认证企业达到8家,高档牛肉产量占到生产总量的1%,创建山东名牌3个,中国名牌1个;2020年肉牛“三品认证”企业达到15家,高档肉牛产量占到生产总量的5%,创建山东名牌10个,中国名牌3个。

  2、区域布局

  以黄河以北养牛基础较好、土地面积宽广、饲草资源丰富的阳信、无棣、沾化、惠民等四县区为重点发展区,其它县区为辐射区。

  3、工作重点

  按照“品种改良打基础,母牛饲养育牛源,规模育肥建基地,产业开发创品牌”的原则,重点抓好四个关键环节。

  4、政策措施。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滨州市肉牛振兴规划》,一是完善领导与工作机制,振兴工程实施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二是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以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以信贷资金为支撑,以社会资金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机制。三是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坚持技术创新为先导,走省市县三级共建、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道路,切实解决牧草种植、秸秆处理、当地品种保护与开发、良种畜禽引进与改良、饲养技术管理与疫病防控等方面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未来几年,我市肉牛产业发展要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和全省实施基础母牛扩群项目的机遇,突出肉牛振兴这一中心,完善“政策支持、科技支撑、产业开发、饲草供应、质量安全”五项体系,抓好“品种改良、母牛饲养、规模育肥、品牌打造”四个环节,调动肉牛基础母牛养殖积极性,增加基础母牛数量,提高基础母牛养殖水平,推动基础母牛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建立起养殖企业与适度规模场并存的发展模式,促进全市肉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滨州肉牛产业。

  (二)目标任务

  2015年底,全市基础母牛数量增加1万头,存栏量达到14.6万头,新生犊牛数量7.2万头,全市肉牛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逐步解决基础母牛存栏数量持续下降、架子牛供给不足等发展瓶颈问题,为增加牛肉市场供应提供基础支撑。

  三、项目承担主体的选择、补助方案与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担主体的选择原则与补助方案

  1、突出优势区域的原则。目前我市基础母牛存栏3万头以上的县区有两个:阳信县6.8万头、惠民县4.6万头,补贴资金分别为800万、200万,切块到县财政。旨在通过项目补助,实现资源、政策、资金扶持的洼地,推动肉牛生产优势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省指导意见,阳信县600万资金用于实施母牛养殖大县补助对象的犊牛补贴,阳信鸿安优质肉牛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山东省阳信鑫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2个企业实施肉牛母牛规模养殖企业补助项目,每处补助100万元;惠民县100万资金用于实施母牛养殖大县补助对象的犊牛补贴,惠民县顺风清真肉类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实施肉牛母牛规模养殖企业补助项目,补助100万元。详见阳信县、惠民县母牛养殖大县实施方案和惠民县顺风清真肉类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实施方案。

  2、突出地方资源保护的原则。主要是按照肉牛振兴规划中“品种改良与地方品种保护”两条腿走路的模式,突出保护渤海黑牛品种。因此,对两处存栏500头以上基础母牛的渤海黑牛繁育基地予以补助。分别为无棣华兴渤海黑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博威特牧业有限公司,每处补助100万元。详见无棣华兴渤海黑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博威特牧业有限公司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1、母牛养殖大县—阳信县基本情况

  阳信县是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农业标准化肉牛示范县,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母牛繁育、肉牛养殖作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抓手,不断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鼓励母牛、肉牛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建设,2013年底,全县存栏肉牛26.3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6.8万头,出栏24.69万头,据农业部对全国县级肉牛存、出栏统计,阳信县列第六位;全县现有规模养牛场189个,规模饲养比重占34.9%;肉牛屠宰加工企业76家,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以上,肉牛屠宰能力列全国县级第一位。

  2、母牛养殖大县—惠民县基本情况

  近年来,惠民县肉牛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性产业之一。一是基础母牛数量大。惠民县群众有传统的养牛习惯,尤其是能繁母牛饲养积极性很高,饲养基础比较稳定,为肉牛产业大县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牛源保障。截止2013年底,全县肉牛存栏9.27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4.25万头,当年出生犊牛3.82万头,年出栏6.75万头,牛肉产量9825吨。二是肉牛良种化程度较高。全县每年冻配改良肉牛1.5万头以上,受胎率、繁殖率、繁活率分别为85%、88%、90%。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80%以上。三是规模养殖比例逐步提高。据2013年年底统计,全县饲养肉牛共有3206户,其中年出栏10头以上865户,年出栏50头以上178户,年出栏100头以上38户,年出栏500头以上8户。四是防疫、技术有保障。建立健全了县、镇(街道)、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每个行政村配备村级防疫员1名,切实加大畜牧业发展与保护力度,畜牧科技服务人员110余人,能提供肉牛发展所需的技术服务,发展肉牛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3、阳信鸿安优质肉牛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2008年,隶属于山东省阳信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是省内规模最大的集高档肉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冷链物流配送、皮革加工及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少数民族民营企业。公司产品为“鸿安”牌鲜冻分割牛肉系列产品,现有8大类260余个品种。是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国肉类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肉类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副会长单位。2009年,公司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公司及公司产品先后被评为或授予“中国名牌”产品、“中国火锅业金牌供应商”、“中国肉类产业影响力品牌”、“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首届黄河三角州高效生态农业投资贸易洽谈会金奖。阳信鸿安优质肉牛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占地100亩,建有标准化牛舍14栋,青贮饲料池4个,养殖场现存栏肉牛2500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588头。该场现有工作人员43名,专职技术人员10名。资产总额3000万元。养殖场严格按照标准化肉牛养殖场的标准和规范建设,整体布局分为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四个区域, 场内净道污道严格分开。养殖场实行兽医全程监管制度, 各项档案、 资料齐全。 2010年9月,第五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赛牛会在此举行,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企业”。

  4、山东省阳信鑫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山东省阳信鑫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1600万元,是一家主要从事肉牛育肥、养殖及销售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公司围绕“高效农业生态经济园区”的目标定位,努力普及黄牛科技,发展壮大黄牛经济。养殖场引入现代科学养殖理念,按照标准化养殖场规范进行设计建设,主要进行鲁西黄牛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占地43674平方米,分为良种繁育和肉牛规模养殖两区。共建有标准化牛舍12栋及其附属设施若干,总建筑面积18498平方米,其中母牛舍6栋,面积8895平方米,安装了换气风扇、自动投料饮水设备以及运动保健设施。建设储粪池2个、面积260平方米;青贮饲料池3个1446㎡,可贮鲜玉米秸360万公斤。养殖场现存栏肉牛1483头,年出栏肉牛3400余头。自2012年该场开始鲁西黄牛良种繁育及母牛扩群工作,当时引进种公牛35头,基础母牛279头,初步建立起了鲁西黄牛基础母牛群。经过两年多来的扩群,基础母牛存栏量达到了563头,其中能繁基础母牛512头,青年后备基础母牛51头。截止2013年底,资产总额9505万元,固定资产168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4107万元,利润总额1824万元,资产负债率16.63%,从未出现不良信用记录,无不良融资,经济社会效益良好,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

  5、山东博威特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0日,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公司位于博兴县乔庄镇,占地面积664亩,总投资已达8600余万元,建有标准化钢结构牛舍5栋(188米×26米),钢结构储草间一栋(150米×50米)砖混结构青贮池2座(80米×50米),产房及犊牛舍10间,化尸池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及其他基础设施设备完备,电力设施配套。公司主要从事高档肉牛繁育、养殖与销售,目前存栏肉牛1350头,其中能繁育的成年母牛573(附耳号)头,每年可繁育仔牛441头,繁育率可达77%,公司年出栏肉牛405余头,年销售收入1458余万元,并以此带动周围农户发展优质肉牛生产。2013年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现为滨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滨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县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6、惠民县顺风清真肉类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始建于2004年,是一家集肉牛养殖、繁育、屠宰、加工、冷藏、销售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养牛基地按照现代肉牛养殖理念进行设计,占地面积70亩,以饲养日本和牛为主,建有标准化牛舍12栋,建筑面积17673平方米,其中母牛舍6栋,面积8836平方米,牛舍内安装了风扇、自动饮水设备,配备自动投料机,安装按摩器、音响等设备;建贮粪场一个,面积200平方米,青贮饲料池2个,可贮鲜玉米秸350万公斤。养殖场现存栏肉牛2200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660头。该场现有工作人员16名,专职技术人员5名。资产总额1000万元,2013年生产犊牛600头,实现销售收入1248万元,年总支出1098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2008年该公司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2013年创建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

  四、项目实施程序

  (一)加强政策宣传

  将2014年山东省基础母牛扩群工作政策进行网上公示,使养殖场户充分了解扶持政策的扶持范围、扶持方式和扶持标准,接受各界监督,确保应补尽补,不漏报、不虚报。

  (二)开展基础母牛现场核查

  1、500头以上能繁母牛养殖企业情况调查。下发《关于上报全市存栏500头以上基础母牛(肉牛)养殖企业情况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上报辖区内存栏500头以上能繁母牛企业养殖情况。有规模场的县区根据所附表格逐项填写,没有的县区填写无,填写完成后加盖县区畜牧兽医部门公章。

  2、责成阳信县制定规模基础母牛养殖场(户)现场核查方案,由各乡镇(办)对辖区内存栏10头以上能繁母牛饲养场(户)、专业合作社进行普查、上报县畜牧兽医局。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专家组,根据乡镇(街道)所统计上报的存栏10头以上基础母牛养殖场(户)信息,逐一入场入户逐头核查、登记,并对母牛养殖、繁育设施设备、养殖档案、管理制度、防疫检疫、饲料兽药安全进行考核,确保母牛养殖场户数据真实可靠。

  (三)确定补助对象。要求各相关县区畜牧兽医局对肉牛母牛养殖规模企业的筛选采取企业答辩论证评选、专家组到场核查、择优确定的方式进行;对母牛养殖大县项目补助的肉牛基础母牛场户筛选采取逐一入场入户逐头核实的方式进行。由县畜牧兽医局和财政局经过现场核查基础母牛存栏数据后,确定补助对象。填写基础母牛现场核查登记表(见附件2),县畜牧兽医局汇总填写母牛养殖大县补助对象基础母牛数据汇总表(见附件4)。补助对象确定后,与补助对象签订母牛扩群增量项目承诺书(见附件3),按照统一的电子耳标编号对能繁母牛佩戴电子耳标。

  (四)新增犊牛核查。补助对象新增犊牛后要及时向畜牧兽医局申请备案,由县畜牧部门协调财政部门及时对补助对象新增犊牛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登记、建立档案,按照统一电子耳标编号佩戴电子耳标。根据犊牛出生数量在一定时间内组织核查,确保核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母牛登记、耳标编号、配种信息、产犊记录等数据汇总,通过肉牛母牛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及时登记上报;对核查准确的,由财政局按规定标准统一发放到户。

  (五)加强培训。市县畜牧兽医局做好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支持,并定期开展养殖户及技术人员培训,全面提高肉牛母牛养殖、繁育、管理技术水平,增加养殖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由市畜牧兽医局、财政局成立基础母牛扩群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基础母牛扩群日常组织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管理措施,强化过程督导,严格资金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县级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保证各项工作得到落实。

  (二)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县畜牧兽医局和财政局切实抓好母牛登记、繁殖配种、新增犊牛核查、补助对象公示和资金使用管理五个关口,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工作时限;规范资金用途,确保专款专用。对虚报、多报数据等行为经查实后予以通报,并收回补助资金,上缴财政,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强化核查工作。在核查基础母牛和新增犊牛时要做到“四见”:即见牛,逐场逐户逐头核查登记;见人,现场核查要由养殖场户负责人签字确认;见标,逐场查阅母牛及新增犊牛耳标佩戴情况;见档,健全基础母牛标识及照片,做好一牛一号登记造册工作,建立档案。现场核查结束后,在养殖场(户)、合作社所在村张榜公示(公示期7天),接受社会监督,数量不实要及时更正。基础母牛养殖场(户)、合作社不论隶属关系,一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核查,对于拒绝核查和核查后又增加的基础母牛,不得纳入补助范围。

  (四)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由市县畜牧兽医局专家组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帮助技术人员、养殖户解决工作、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同时,将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与肉牛基础母牛扩群、饲养管理条件改善等工作相结合,加强肉牛养殖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力推广母牛发情鉴定、人工授精、犊牛早期断奶等配套技术,切实提高肉牛养殖水平。

六、实施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方案编制确定(从现在—2014年10月31日)。制定滨州市基础母牛扩群工作实施方案,并按时上报上级部门审核。

  第二阶段:主体核查确定(2014年11月份)。组织各相关县区开展基础母牛现场核查、确定补贴实施主体、签订母牛增量承诺书。

  第三阶段:项目组织实施(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底)。组织各相关县区开展基础母牛佩戴耳标、及时输入报送母牛登记繁殖信息、完成设施设备建设改造、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服务。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12月份)。组织各相关县区开展新生犊牛核定、开展项目实施总结、向市畜牧、财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组建专家组进行验收、开展绩效考评,省组织重点抽查验证。

  实施进度如图所示:

2014年10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2月-2015年11月

2015年12月

实施方案制定

主体核查确定

项目组织实施

总结验收阶段

  八、效益分析

  (一)提高全市肉牛生产能力

  通过项目实施,可有效提高养殖户扩大规模积极性,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全市肉牛存栏,逐步解决基础母牛存栏数量持续下降、架子牛供给不足等发展瓶颈问题,为增加牛肉市场供应提供基础支撑。

  1、2015年底,全市基础母牛数量增加1万头,存栏量达到14.6万头,新生犊牛数量7.2万头,全市肉牛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2、质量提升。到2015年优质肉牛出栏由现在的30%提高到50%以上,肉牛平均胴体重由150公斤提高到165公斤。

  3、规模化提高。新改扩建年出栏1500头的肉牛规模化饲养场,2015年达到30个,2020年达到100个。

  (二)形成先进的肉牛发展模式

  项目实施有利于完善“政策支持、科技支撑、产业开发、饲草供应、质量安全”五项体系,抓好“品种改良、母牛饲养、规模育肥、品牌打造”四个环节,调动肉牛基础母牛养殖积极性,增加基础母牛数量,提高基础母牛养殖水平,推动基础母牛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建立起养殖企业与适度规模场并存的发展模式,促进全市肉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滨州肉牛产业。

  附件:1.2014年阳信县基础母牛扩群工作实施方案

        2.2014年惠民县基础母牛扩群工作实施方案

        3.2014年山东博威特牧业有限公司基础母牛扩

  群工作实施方案

        4.2014年山东无棣华兴渤海黑牛种业股份有限

  公司基础母牛扩繁工作实施方案

        5.2014年阳信县阳信鸿安优质肉牛科技养殖有

  限公司基础母牛扩繁工作实施方案

        6. 2014年山东省阳信鑫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基础母牛扩群实施方案

        7.2014年惠民县顺风清真肉类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基础母牛扩群工作实施方案

                        2014年12月14日

版权所有:bet365手机客户端首页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3026112号 技术支持:华拓网络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67号 电话:0543-2220510 邮箱:bzxmsyjbgs@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160002000038号